姜驗合,紙品四分廠配套車間柔印組組長,一位來自河南的28歲年輕人,約摸1.75米高的個子,削瘦偏黑的臉龐,機靈中透出中正與踏實。
廣博6000多普通員工之一,因工作需要,以前與他有過接觸,但也僅僅是有過接觸而已。真正開始關注他的時候是在今年9月19日,在公司召開的精益化管理推行工作階段總結大會上,因“簡化PET文件夾生產(chǎn)流程”項目,被公司授予“精益化提案和項目優(yōu)秀獎“。據(jù)介紹,該項目改善前,生產(chǎn)PET文件夾流程為5道工序,即:色紙卷筒分切、彩印壓紋、色紙和PET二次壓痕、PET與色紙用過膠機脫水粘合。改善后,在印刷機上加了一根壓紋輥,色紙與PET都訂成卷筒,在機器上一次性成形,使中間省了5道工序。這一流程優(yōu)化,使PET文件生產(chǎn)效率提高了40%-50%,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柔印機的使用效率。
作為四分廠的技術骨干,流程優(yōu)化和技術改造早就深入他的軀體和血液之中,成為他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除了公司開展精益化管理以來的“簡化PET文件夾生產(chǎn)流程”項目外,此前,他還成功實施過多項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術革新項目,如底輥軸承改裝、自動油墨系統(tǒng)、電動垃圾清理系統(tǒng)等等,為公司消除浪費,創(chuàng)造效益作出了很大貢獻。因此,2014年3月他被石碶街道評為“十佳技術能手”。
當問到他怎么能夠在工作中實現(xiàn)那么多的項目改進的時候,他的回答也極其簡單,那就是:專注,用情,有想法就去實施。他說,不管在什么崗位,干什么工作,待遇高低,只好能讓他學到技術,他就會毫不猶豫地留在那里,安心地工作,虛心地請教,用心地觀察。
高中畢業(yè)后,姜驗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東省的一家印刷廠上班,從此便與印刷行業(yè)結緣,并逐漸對印刷機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為了學到印刷技術,他在那家工廠從打雜的學徒工做起,一邊工作一邊觀察、學習。因勤學好問,善于思考,勤于動手,所以在兩年之后,他便迅速從一名學徒工做到了機長。但因該廠規(guī)模較小,無法為他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。為了尋找更廣闊的學習和進步的平臺,于是他于2007年進入了廣博。剛進入公司的時候,他也是從一名柔印組的勤雜工開始做起,3個月后便成為了該組的一名固定工,然后慢慢做到了刀位、副手,兩年之后,他成為了紙品四分廠名副其實的柔印機機長。
當上機長之后,他便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熟悉機器的每一個構造、每一個零件。一來二去,對機器完全熟悉之后,他便感覺到對機器充滿了感情。他說,機器就象是一個會說話的朋友一樣,從它的聲音、振動頻率和產(chǎn)品的質量中就可以判斷出機器的什么部位需要檢修和維護了。凡是經(jīng)他手維修過的地方,時間一到,他便可以感覺到該部件需要重新檢修一下了,而且這種判斷幾乎八九不離十。
當他在機器的掌控中做到游刃有余的時候,他便對機器的操作產(chǎn)生了各種各樣新的想法,如:柔印機的底輥在正常運行情況下,大概每15-20天底輥軸承就壞了,然后又不得不停工,拆下底輥拿出去給別人維修,除了需要支付維修費用,還要付出因停工造成時間浪費的成本。于是,一個大膽的設想——如何延長柔印機的底輥軸承使用壽命在他的腦際躍然而出。正如在采訪他時所說的那樣:有了想法就想辦法去實施。于是“底輥軸承改裝”項目便應運而生了。該項目實施成功后,柔印機底輥軸承便從之前的大概每15-20天就需維修一次提高到每2-3個月才維修一次,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,節(jié)約了生產(chǎn)成本。自動油墨系統(tǒng)、電動垃圾清理系統(tǒng)及簡化PET文件夾生產(chǎn)流程等項目都是在他的這種“有想法就想辦法去實施”的大膽設想和實踐中一一誕生的。
當問到他今后還有點什么打算的時候,他說他目前最想實現(xiàn)的就是繼續(xù)對柔板印刷機進行改造,進一步降低機器的維修頻次。
這就是姜驗合,一個專注,用情,有想法的廣博普通員工,一個永遠跋涉在精益化管理道路上的追夢者。